近日,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2023年一季度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受理消費投訴舉報3975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95件,同比上升33.39%。其中,受理消費者投訴2618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17件,同比上升30.83%,調解成功731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78.01萬元;受理群眾舉報1357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78件,同比上升38.61%。
商品類消費投訴上升
前段時間,市市場監管局陽東分局共收到14宗關于陽東區東城鎮某電器銷售商家的消費投訴。消費者投訴,該商家在線上銷售電視機,消費者收到貨后發現電視機的尺寸與商家銷售時宣稱的不一致,要求退貨退款,遭到商家拒絕。
接訴后,陽東分局執法人員依法到被投訴商家經營場所了解情況。經核查,發現商家已在商品信息網頁標注說明電視機的規格和尺寸。執法人員組織商家進行調解,詳細講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于七天無理由退貨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經調解,商家同意為14位消費者退貨退款或換貨。市場監管部門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共3.3萬元。
據悉,今年一季度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618件。其中,商品類消費投訴1827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67件,同比上升34.34%,排名前六位的依次為:一般食品類、家居用品類、化妝品類、其他商品類、藥品類、家用電器類。服務類投訴791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50件,同比上升23.40%,排名前六位的依次為:餐飲和住宿服務類,其他服務類,物業服務類,文化、娛樂、體育服務類,銷售服務類,美容、美發、洗浴服務類。
化妝品成投訴新熱點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有3個熱點投訴問題,其中化妝品類是投訴新熱點。
一是一般食品類投訴高居榜首。一般食品類消費投訴共受理517件,主要反映的問題有:食品不符合食品標簽標識要求,在食品包裝標簽、說明書等方面存在標注瑕疵,漏標錯標;經營者銷售過期、腐敗變質、假冒偽劣的食品或是銷售食品時未明碼標價,存在價格欺詐等問題。
二是化妝品成為投訴新熱點?;瘖y品消費類投訴共受理142件,同比上升576.19%。投訴熱點集中在:商家銷售未取得備案憑證的非特殊用途化妝品或是銷售的化妝品標識(包裝、標簽或說明書)不符合規定、銷售假冒偽劣的化妝品;消費者使用化妝品后出現過敏現象等問題。
三是餐飲和住宿服務類投訴高居不下。此類投訴主要是:部分餐廳收費標準不明確,存在隨意收取服務費;部分餐飲店存在食材不新鮮、腐敗變質、混有異物;用餐住宿環境、服務質量與宣傳不相符等問題。
舉報價格違法行為攀升
今年一季度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受理群眾舉報案件1357件,從舉報反映的問題來看,廣告違法行為位居首位,集中反映的問題與去年差不多。舉報價格違法行為攀升躍居第二,主要問題是:小區停車收費、商住樓的水電費分攤未能嚴格執行明碼標價和公示;藥店銷售藥品藥械未嚴格落實明碼標價的規定,或是部分藥店在成本沒有發生變動或變動不大的情況下,大幅提高零售價。
例如前段時間,消費者舉報陽江市某藥業有限公司銷售“連花清瘟顆?!保ㄒ幐瘢?g×10袋)48元/盒,認為其涉嫌哄抬物價。經查,該經營者在銷售“連花清瘟顆?!边^程中,在成本沒有發生變動或變動不大的情況下,大幅提高涉案商品銷售價格,涉嫌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該經營者立案處罰。
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購物時應查看商家的經營資質,查看網店是否有上傳營業執照、聯系電話等信息,認真看商品規格信息的宣傳內容,并與商家聯系確認購買的商品信息,確保無誤。同時要保存好相關消費記錄憑證,便于在發生消費糾紛時能夠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同時,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經營者:要依法合規經營,嚴格遵守《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等法律法規,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要嚴格控制進銷差價在合理范圍內,不得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牟取暴利以及散布漲價謠言。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