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陽東區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條例》和省人大常委會《關于開展“推進縣鄉人大工作年”的指導意見》,認真對照“推進縣鄉人大工作年”和“鞏固基礎、強化履職”兩年行動計劃,補短板強弱項,抓機制增實效,大力抓好鎮人大組織建設、制度建設、陣地建設、作風建設,全面提升了全區鎮人大工作規范化水平,有為、有位、有權威的鎮人大雛形初顯。
加強組織建設
提升履職盡責能力
針對本地實際,陽東區人大會同區組織、編辦、財政、人社等部門,統籌解決了鎮人大多年想解決而未解決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經費保障等難題,促使鎮人大干部回歸主業、積極作為,有力支持和保障了鎮人大依法履職。
目前,全區11個鎮全部配備了鎮人大專職主席和兼職副主席,單獨設置了鎮人大辦公室、專職工作人員和辦公場所,配置了必需的工作設備,使鎮人大辦公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保證了鎮人大有專門機構和專職人員開展工作。
在落實省補助經費支持30萬元/年的基礎上,陽東區財政預算安排每個鎮人大工作經費5萬元/年,確保了人大工作、聯絡站日常辦公等順利開展。把鎮人大代表履職及活動經費每人每年按1000元列入區財政預算,對無固定工資收入的代表執行代表職務由本級財政給予適當補貼,為代表履職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服務。
加強制度建設
提升監督保障能力
陽東區人大指導各鎮人大從制度建設入手,進一步規范鎮人大工作程序,建立健全了鎮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主席團議事規則等制度,完善審議、表決等程序,規范重大事項討論決定和主席團閉會期間工作。
對照規范化的工作要求,陽東區人大修訂完善了鎮人大工作制度職責匯編、鎮人大代表約見國家機關負責人制度等,確保了鎮人大依法依規履行法定職能。為了充分發揮代表的主體作用,分別制定了代表學習制度、代表視察制度、代表活動制度、代表聯系選民制度和代表述職評議辦法,代表活動逐步走上經?;?、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另外,還建立健全人大代表“一人一檔”履職登記制度,對全體人大代表進行建檔,由代表本人將基本信息、參會情況、閉會期間履職情況等內容填寫到“一人一檔”履職登記簿,鎮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負責統籌管理,有效激發了代表履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加強陣地建設
提升為民服務能力
按照“五個規范”的要求和“六有”的標準,陽東區人大因地制宜推進鎮代表聯絡站“三化”建設和示范點創建工作,進一步強化代表聯絡站的教育宣傳、聯絡群眾、收集民意、立法聯系、專題議事等作用,持續在建好管好用好代表聯絡站上下功夫,有效發揮了鎮代表聯絡站“民意窗”“連心橋”作用。
目前,全區共建好了11個鎮級中心聯絡站和97個村級聯絡站,構建了以鎮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為主,以村(社區)聯絡站為輔的代表履職陣地建設網格。
依托代表聯絡站建設和代表主題活動這兩項重點工作,組織代表在各代表聯絡站廣泛開展學習宣傳交流 、接待選民 、履職交流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切實打通代表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實現說話有地方、訴求有回應、有事能解決。
2022年,全區代表聯絡站共組織人大代表4995人次進站活動,接待、走訪選民群眾7291人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98件,促進解決276件。
加強作風建設
提升開拓創新能力
陽東區人大指導各鎮人大在建設現代化陽東的新征程中,以“法定職責必須為”的擔當,“民有所需、我有所為”的情懷,轉觀念強作風、提效能樹形象,從深入一線基層、密切聯系群眾、依法履職監督、推動問題解決做起,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新時代鎮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
比如,指導各鎮人大全面實施了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工作,2022年全區鎮級代表票決出63項民生實事項目,總投資約3.9億元,推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文化設施升級改造等一批民生實事項目建成使用。
各鎮人大在全市人大系統率先全部安裝了電子表決系統并投入使用,對民生實事滿意度測評和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大會各項決議等進行表決,大大提升了會議效率。在此基礎上認真探索創新監督工作方式,不斷做實鎮人大監督權。比如,培育了那龍鎮人大評議鎮政府負責人、新洲鎮人大“我為政府獻五策”、合山鎮人大“代表選民議事會”、大溝鎮人大代表專業小組等鄉鎮人大工作亮點。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